关于跨部门协作难题,可以这样做 | GTLC 南京
会上,麦斯顿领导力联合创始人张海宁发表《新形势下的组织发展实践案例分享》的主题演讲,以实际案例入手,分享企业发展中会遇到的人才培养、招聘等相关问题,以及组织发展的建议。我们将演讲内容整理如下,以飨读者。
从技术专家走到技术领导者,需要面对更多问题,要去想怎么管理好团队、怎么经营好组织,这是非常现实的压力,希望借助今天的交流给大家一些启发。
在以往的咨询经历中,我经常听到企业领导者感慨:团队中每个人都是我招聘的,他们都认同我的想法。但几年后,会发现组织中的人变得和当初不一样了。这种变化是每个组织领导者都要面对的问题。我曾服务过两家企业,在博世西门子家电负责大区人士招聘,在 A.O. 史密斯负责员工培训和组织发展,现在回头来看都是非常好的案例。A.O. 史密斯进入中国大概 20 多年,做到了连续 20 年平均增速 30%。30% 似乎不算惊人的成绩,但连续 20 年就有点可怕了。这个组织会面对的挑战是什么?这种持续性的高速成长对这个公司的压力是什么?
从组织的角度,感受最深的是人才的压力。作为一个美国公司,很容易从美国拿到经过七八十年研制的好技术,可以在中国进入中心城市,在各个地区开设销售办事处,这些都是比较容易的。但真正让我们有挑战的问题,是怎么样能找到管理这些事情的人。首先我们尝试内部选拔,但很快就会发现无人可用了。年底我们找一个员工谈话,“恭喜你要被提升了,从明年开始你会成为物流经理,有一大笔加薪。”我们设想所有人听到这样的消息会非常开心,但当时员工不是这样的状态,大家会觉得"又提升了?会不会太快了?去年是物流主管,今年就是物流经理了,我都不知道要做什么。"所以给大家带来了巨大的压力。但是我们有太多更高的岗位没有找到合适的人,这时自然会选择外部招聘,因为业务不等人。
在组织中做出的每个改变、投入的行动,就像在池塘里扔石头,所有的水都会因为这个石头荡起一圈涟漪,最后重新回到平衡,这就是涟漪效应。当一个组织采用外部招聘来解决高端人才缺口时,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?我们会明显发现老员工的工作状态下滑了,他们认为新人会阻碍他们的职业生涯发展路径。另外,他们会感觉公司似乎越来越相信外部招聘的人,而不是相信这些"老家伙"了。所以老员工会开始观察这些新人,观察的结果是,这些人提出的方案根本无法落地,实操中没有任何效果。老员工是戴着有色眼镜在看他们吗?其实不是,新人在第一阶段处在适应期,表现不会很好。虽然他们曾经在原来的组织中证明过自己,但来到新的组织一定会有各种各样的不适应,导致他们在这里发挥能力是困难的,从而很难得到老员工的认可,这是涟漪效应的第一层。
这些新人会看到老员工对自己不满意吗?一定会,典型的表现就是老员工给新员工讲“鬼故事”——“我们这里水很深,没有你想得容易,老板是忽悠你的,你以为来了就能出成绩吗?......”新员工碰到这样的老员工一定会有压力,他们想出成绩,但面对不太配合、不太认可他们的老员工应该怎么办?通常他们不会和老员工为敌,但是新来的经理会和 HR 交流,“我们想做的事情很多,但需要支持,老员工很优秀,但有些工作他们做不了,请帮我们招些人。“他们要招的是"自己人",可以发现 JD 都符合自己的老同事、老下属,他们的想法很简单,想要出成绩必须有人按照他的想法去做。这就是第二层涟漪效应,新员工开始建立更认可、支持自己的团队。
这个行为出现后,老员工一定会有感知。他们的想法是“这些人已经建立自己的小团队了,快要对我们"动手"了,以后我们会逐渐被边缘化,最终离开这个公司。”他们会产生很强的危机感,并且一定不会任由这个趋势发生,于是开始团结老员工中的高管一起顶住“压力”。这就是公司内部会出现老员工和新员工小团体的过程,发生的几率会非常高。
其实这其中没有“坏人”,只是每个人都从保护自己的角度出发而采取一些行动,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团队中的某些现象。所以组织的运转存在内生规律,作为团队领导者,应该能预见到“扔的石头”所带来的变化,以及后续的影响。当团队从外部招聘了一个技术大牛,你要意识到团队中的几个"老枪"是什么心态,他们之间有很多平衡没有达成,会有磨合的过程,这其中非常多的工作要做,千万不要忽视这类问题。后来我们发现这件事对组织的影响非常大,不能单纯依靠外部招聘,于是我们开始大规模培养应届毕业生。我 2012 年离开公司创业,当时所有的管理人员中,应届毕业生内部培养成为的管理人员占 60%,40% 是通过外部招聘。
我经常看到一些管理者告诉我,组织像是一个精密运转的机器,应该把每个关键的零部件调整到位,让他们连续运转,这样可以带来很好的效果。我认为组织更像生态系统,可以把它想象成家里的鱼缸,里面有鱼、虾等各种角色,你做的每一个动作都会对它产生巨大的影响。每当突然拿走一个角色、调整含氧量,都会让这个组织经过一轮振荡后重新达到生态平衡。所以,组织中的人都在不断成长,每个个体、小团队、项目组织,哪怕是临时组织,都是鲜活的,追逐着自己的利益。这些元素间会有内生互动,相互作用,带来外部响应性,而且这些影响是层层叠加的。例如今年公司换了新政策,但以往政策对他们的影响还在不断发生。
如何优化、调整组织生态?通过基本模型观察组织目标达成的过程,战略是否可以有效落地?人才供给体系如何?是否可以逐层筛选人才、满足人才发展需求?公司的文化是否明确?大家真正理解公司文化吗?这是观察一个组织的视角,更关键的是这个组织如何去做生态系统的优化。例如跨部门协作是一个典型问题,应该如何解决?方法其实很多,第一,跨部门协作的问题已经超出了部门的管理范围,可以开总经理办公会,将所有跨部门协作的问题当着 CEO 的面沟通,让老板解决跨部门协作的问题,效果会立竿见影。每周开一次,连续两个月,这样整个公司就会发生变化。所以在跨部门协作的问题中,老板的关注就像太阳,“问题”的冰雪会很快消融。随之而来的,会议上可谈的问题越来越少,于是大家会认为跨部门协作问题解决得差不多了,老板的注意力也会逐渐转移。但很快,问题就又一个个显现,冰雪又逐渐堆积起来。依靠老板的力量解决问题效率确实很高,但是老板的注意力是太过稀缺的资源,无法从根本解决问题。
A.O. 史密斯是一个技术导向的公司,1998 年进入中国,到现在大概 20 年的时间。所有 A.O. 史密斯员工看到这张图都会很兴奋,这是我们高速增长的 10 年。这是如何做到的?我们在跟员工交流的过程中,大家会认为公司的人际关系简单,大家都结果导向。公司很人性化,做事情公平,但标准很高,没达到标准就会被淘汰。这正是我们想要达到的效果,把真正重要、有价值的事情做到,坚持量化、度量的方法。
回到刚才的跨部门协作问题,我们建立了一套流程来帮我们解决。一个根本的思考是如果几个部门有所谓的协作问题,事情没有做好责任在谁?管理学不成文的定律表示,每个人都有责任时,就意味着每个人都没有责任。所以没有明确谁负责,会让人不舒服、不服气。于是我们换了一个思路,不再承认公司有协作问题。任何两个部门或更多部门的合作,一定可以分清谁做客户,谁做服务部门。我们把部门之间串起一根绳子,从客户一直串联到中后台,保持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。
公司艰难起步后,业务发展远超了公司发展的组织建设,给组织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压力。重要的是外部的销售和服务体系员工开始抱怨总部没有服务意识,解决问题找不到人。像人力资源部的角色,是不会觉得自己官僚的,大家会认为把客户服务的很好,业务是我们的衣食父母,一直在在照顾他们。但从业务的视角看完全不是这样,我是在一个小事中意识到了。当时我们请了驻外的大学毕业生回来参加我们的训练营,请到公司的销售明星给他们讲课,总部的一些领导坐在后面听。一位大区总监讲了一个问题让我们后面的人面面相觑,他说,“公司给了你们招待费,你们怎么用?”有一个同学说,“当然是招待客户,维护渠道,跟大家建立好关系,售卖我们的产品。”总监说,“你们都用在外部客情了,内部客情做了吗?回来开会空着手,特产不知道带一点吗?“下面的人恍然大悟。我们以为那只是同事之间纯洁的友谊,原来人家从做客情的钱中省出一部分维护内部情感联系。为什么要这样?原来是让想我们审批流程快一点,不要耽误他们做业务。所以官僚的人永远不觉得自己官僚,我们需要一个流程唤醒他们对官僚的敏感度。总部的人员都想要控制风险,做事更严谨,在业务人员眼中就是流程越来越复杂,不停地要各种数据,这对业务人员是各式各样的要求和打扰。所以,他们的反馈是留给客户的时间很少,大量时间都在应付总部的各种要求。
如何去改进?德鲁克认为一件事事没有度量就无法改进,所以服务这件事需要被量化。第一,我们做了靶形图,去了解我们之间的关系。我们想要给终端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,这就需要驻外的销售机构和服务中心,他们离客户最近,是服务提供者。那么在公司里,他们就是无可争议的客户,被服务的对象,而外围部门是向内提供服务的。比如离他们最近的市场部、销售管理部等,都是紧密服务机构。再外圈一层是产品研发和生产制造,最外圈是人力资源、供应商、开发等公共服务部门。评估则反过来,由内部的员工给外圈部门评估。所以服务是由外向内,评估是由内向外。评估的关键点是客户最想要什么?需要关注客户,响应客户速度快,提供让客户信任的方案,并且有能力解决客户的问题。总结起来就是这个项目的名称叫 ASTAR。
基本原则就是以外部的客户为导向。两个部门在一起协作,谁离终端客户最近谁就是客户,谁离终端客户远就是内部提供者。当然存在很多争议空间,比如生产和研发部门谁是客户?如果按照客户导向的原则来说,生产离客户更近,所以显然研发是为生产服务的,但这个理念在公司中不容易建立。但一定是由客户的需求拉动后台的改进,从研发的角度要考虑生产体系的能力限制,所有的想法只有实际产出才能转化成客户的价值。所以,这种争议要在组织内达成共识。
服务必然是单向的。当时我们的研发总监提出了一个反对问题,“单件小批量生产时,服务的线路是生产、服务、研发。”但我们必须要达成一个共识,主线上一定是研发给生产提供服务。被服务的员工给提供服务的部门打分,没有指向人,因为指向人太过敏感。我们每年都会向全体员工发布的 ASTAR 评估报告,展示给大家今年公司所有向外输出服务的部门的成绩单。这是 2017 年的年度服务报告,我们看到最差的永远是采购,因为采购的同事不认为自己是服务提供者,从来都是别人在请他们服务,达成业绩,所以总是被服务的状态。但我们告诉他,去纠正别人的问题也是一种服务,不仅要指出问题,还要帮助他们改进。
后续的动作依旧很重要,观察整体测评后的结果,后五名的部门会承担很大的压力,要制定下一年的改进目标,做目标考核,靠前的部门则有正向激励。这个工具对公司的影响在于,部门越来越重视与客户的关系,每个员工都在被要求做服务满意度提升的改进行动方案。部门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,大家开始意识到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存在。虽然部门之间会提出一些要求,但目的是为了提供更好的服务,服务变成了工作内容,形成了服务文化,让人际关系更简单,大家开始明确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。
希望通过这个小案例让大家看到,组织自身运转特性告诉我们它更像是“生态系统”而不是“精密运转的机器”,要充分认知到每个单元、部件都是活体,都在趋向自己的利益。“生态系统改善”的有效方法是建立能够在系统内生存下来的流程建设,而不是依靠个人的关注解决问题。而组织能力的建设基于当前运转当中发生的问题,解决问题的过程才促使这个组织能力变得越来越强。但这些工具并不会完全适用于每个企业,这个系统能否在组织里活下来是非常重要的,让组织受益才有价值。
所以组织能力建设的关键抓手,是面对组织当前问题开发出来的自运转的流程。所以,组织需要强有力的领导者,他们能够将流程执行下去,这也是我们关注的一个重点。所以整体组织改进依赖流程的建设,同时也依赖领导领导能力的表现。谢谢大家!
活动推荐
TGO 鲲鹏会写作营持续招募中,目前已有 30 位朋友参加,共输出百余篇文章。用文字留住过往,故事才不会轻易褪色和消散。在记录生活的同时锻炼写作能力,形成思考习惯,提升自我。
同时你会收获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,独行者速,众行者远,角度观点的碰撞,迸发更多思路和火花。
TGO 鲲鹏会 2022 写作计划持续招募中,欢迎加入~
TGO 鲲鹏会是极客邦旗下科技领导者聚集和交流的组织,学员由 CTO、架构师、技术 VP、具有技术背景的 CEO 等组成,目前已经在北京、上海、深圳、广州、杭州、成都、硅谷、南京、台北、厦门、武汉、苏州等 12 个城市定期举办学习活动。
TGO 鲲鹏会采用了“学员共建”的组织形式,希望通过“共建、自治”的方式维护各城市的健康发展,为学员提供必要的服务,帮助学员个人更好地学习和成长,助力学员企业之间更好地合作与交流。加入 TGO 鲲鹏会,全方位提升自身价值,成为卓越科技领导者!
点击阅读原文或扫码加入 TGO 鲲鹏会!